1.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应该不存在,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是记录了: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记录得相当简单,

西昌宠物猫,西昌宠物猫领养中心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资治通鉴》里确有详细记录

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豪强,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和朱褒、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闿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之机,煽动百姓,杀了蜀国派在那里的官吏,准备进攻成都

孟获等人在南中的叛乱,严重地威胁着蜀汉***,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蜀汉后主建兴(225年)三年,分兵三路,南下平叛。

西昌宠物猫,西昌宠物猫领养中心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是当年秋天就平定了叛乱。

七擒七纵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捉住以后放回去,这肯定有事实根据,不可能空穴来风。

诸葛亮南征孟获,这个***是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而后世人通过出土的各种文献和古物,也都得到了证实。但至于所谓的七擒孟获,就带有明显的演义色彩,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西昌宠物猫,西昌宠物猫领养中心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在两军交战中,七擒七纵对方的最高军事统帅,这种事情可以想象吗? 关键是,孟获让诸葛亮打得这样狼狈,却还能继续当大军的最高军事统帅,这可能吗?翻开全世界的战争史,恐怕都没有这样的案例吧!

再说具体点,就好像***军来围剿,大家在孟获同志的率领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都是大败特败;而孟获同志,让***军活捉了一次又一次,放了一次又次。你说,第四次反围剿时,大家还会让孟获同志指挥吗?

我敢说,根本就不用等到第四次,只要孟获被连续抓过两次,等他第三次回来时候,肯定就会有别的统帅来取代孟获。因为,大家绝不可能再拿自己的性命来陪孟获继续玩。知道,真实的战争不是打电子游戏,当一支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被俘虏时,基本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这意味着要死伤多少士兵和将领。

大家可以翻看人类的战争史,就应该能明白,在战场上,俘虏对方的最高军事统帅,或是歼灭对方的首脑,那是非常难的。想当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还有合肥逍遥津之战,袁绍、曹操、刘备、孙权都可谓是被打得惨不忍睹,但他们有谁被俘虏过?再说近一点,蒋介石围剿红军时,那是把红军打得一路跑了两万多里。但是,俘虏过几个高级将领呢?

现在,孟获在主场作战,既有地利,又有人和,怎么可能让诸葛亮俘虏了一次又一次呢?翻开人类战争史,谁见过孟获这样饭桶的指挥官呢?千万不要说,孟获遇到的对手太强大。因为,翻开诸葛亮的军事生涯,诸葛亮除了在孟获面前,还在谁面前,曾这样大显过神威呢?

所以,只要孟获被诸葛亮连续抓过两次,他第三次回来,大家就肯定会告诉孟获,总而言之,你孟获已经是廉颇老矣,还是赶紧靠边站吧,我们要换更有能力的人来继续领导大家。更甚至,大家甚至会展开一场针对孟获的批评大会,进而把孟获关起来审查。

因为,大家在在孟获的率领下,让诸葛亮打得败了又败,人马死了一批又一批,而孟获却总是被诸葛亮活捉,还总会被诸葛亮放回来。面对此情此景,人们就是怀着最大的善意猜测,也会觉得,这就是因为孟获早被诸葛亮给收买,所以才会弄出这种结果。否则,一个人即便再蠢,也不可能把仗打成这样啊?

很多历史著作中都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当作史实来叙述,但这个事情在关于三国的历史中最权威最可靠的陈寿的《三国志》并不见记载。如此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如果是真有其事,陈寿不可能不记录,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诸葛亮和孟获之间的故事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

诸葛亮南征时曾***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而孟获确有其人,诸葛亮曾经俘了孟获,没有杀,是有可能的,但“七擒七纵”过于玄奇,不可信,只不过是为了崇拜神话诸葛亮而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事迹载于《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来史书多记录此事,罗贯中《三国演义》更是花费了大量篇幅来丰满了这个故事。

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事实根据,毕竟《三国志》对此只字未提。

那么为何会出现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呢?笔者就来试着分析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意图。

其一、是对诸葛亮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赞誉和歌颂。从隆中对到协助刘备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战略制定上,确实有其厉害之处。

其二、是对诸葛亮对少苏民族政策的肯定和歌颂。历朝历代,民族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在不断变化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比较适合解决民族关系问题,对其后的王朝有指导意义,而“七擒七纵”这样充满了***性戏剧性,而政治又相当正确的故事,便于传播的同时,又能缓和民族关系,加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信任。

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看来不是真的!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自水路入越嶲,派马忠向东南出兵牂牁攻击朱褒,派李恢向南出兵益州。诸葛亮一支部队到达越嶲时,本打算在高定部结集时加以打击,殊料高定部下发动军事***,杀了雍闿及身边部众,另拥立孟获为首领。诸葛亮主力部队击垮高定,并将其杀掉,孟获在内讧之后尚未来得及整合,忽然间折其一臂,只得率部撤退到益州郡。此时,马忠已歼灭牂牁郡朱褒并将其斩之,李恢部先败后胜。五月,诸葛亮率部南渡泸水,进军云南,生擒孟获,随即留下了“七擒七纵”的千古美谈。

  史书记载:诸葛亮军队到达南中时,听说孟获在少数民族中威望很高,遂决定生擒感化。活捉后,让孟获查看蜀军阵营,并询问道:“我军如何?”孟获回答说:“过去我不知蜀军虚实,所以失败了。今天承蒙你让我看过,也不过如此而已,我肯定容易取胜。”诸葛亮笑笑,让他回去整军再战。凡七擒七纵,而诸葛亮依然要遣返孟获。这时孟获感动了,诚恳地说道:“您呀,具有上天一样的神威,至此之后,南中人不再反叛了。”

  当时有人对释放孟获持不同意见,诸葛亮解释说:“若留外人,必须同时留下足够的军队,兵留下来又没有粮吃,这是第一件难事;蛮夷刚刚战败,父兄死伤者甚众,若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这是第二件难事;更何况,蛮夷累累有叛变杀戮的罪行,自知罪孽深重,若留外人,相互之间都不相信,这是第三件难事。今天我打算既不留兵,又不运粮,但是却能使南中地区服从我方,知道尊卑上下,就彼此相安无事了。”

  历来史学家对此笃信不疑,《三国演义》更将七擒七纵渲染得活灵活现。然而真相是这样的吗?存在很多疑点。

  其一,冷兵器时代,西蜀军队不占绝对优势,李恢部先败后胜的结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蜀军劳师远征,主客之势难以移位,千里转输粮秣,陌生的地形等对蜀军十分不利。

  其三,战争是兵戎相见、斗智斗勇、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打拼,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稍有不慎,优劣之势立即转换,功亏一篑的教训经常发生。谨慎如诸葛亮者,敢玩七擒七纵的游戏吗?

  其四,即令是胜利,每次胜利的结果也大不相同,失败方主帅战死疆场、为部属所杀、为流矢所中、突围脱逃等难以预测,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次次活捉。

  其五,七擒七纵是古今未有的战争神话,是诸葛亮难得一见的丰功伟绩。《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史料,很多来源于诸葛亮本人或部属,诸葛亮对典籍修撰十分认真,而在传记中,何以没有七擒七纵的只言片语?显然,陈寿对没有依据的过分颂扬断然抛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