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发现驴少了一只耳朵,士兵表示不是自己干的,为何将军不找凶手却下令筑城?
东晋末年,刘裕杀掉了傀儡皇帝司马德宗,随即又对司马家族展开了血腥大***。司马楚之侥幸逃过了一劫,后来几经辗转逃到了北魏。
司马楚之熟读兵书,颇有谋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北魏皇帝拓跋焘一眼就看重了司马楚之,任命其为安南大将军、荆州刺史等职。司马楚之不负所望,数次击败了刘宋大军,很快成为了拓跋焘的左膀右臂。
后来,拓跋焘带兵攻打柔然,任命司马楚之为督粮官,由其全权负责督办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行军打仗,粮草十分关键,有时甚至决定战争胜败。官渡之战,袁绍的屯粮之所—乌巢,被曹操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结果很快军心生变,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司马楚之深知粮草的重要性,于是派重兵严加把守,日夜巡逻,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天夜里,巡逻官带着一队士兵正在检查粮草,突然听见不远处有毛驴的叫声,这叫声相当凄厉,像是被什么动物袭击了一样。
毛驴是拉车的重要工具,拉运粮草全指望着它呢!巡逻官不敢怠慢,走进毛驴一看,呀!这只毛驴耳朵没有了,兀自在那留着鲜血,一滴一滴的,地上一大摊血迹。
自古为将者,不但要有超群绝伦的武艺,也要有过人的洞察力,总之看事情要先人好几步,能够知己知彼,又能够未卜先知。
驴耳朵被割是怎么回事?将军看见驴耳朵被割,又怎么预料到“大敌将至”呢?
故事的主人公叫司马楚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军,他生于两晋南北朝之际,是东晋宗室的名臣。
刘裕篡位后建立了刘宋,晋朝就灭亡了,刘裕跟其他开国皇帝一样,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照顾”前朝皇族人士,《资治通鉴》载:“诛翦宗室之有才望者”。唯独司马楚之幸免于难,司马楚之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八世孙,声望很高,所以被提为北魏一员大将。不过司马宗室的其他人好像没那么***,都被躲过杀戮的屠刀。
司马楚之征凉州、平仇池,后来又被派去征讨柔然。
这件事发生在司马大将军率军讨伐柔然的时候,不过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楚之不是先锋,也不是中军,而是后军押运粮草的负责人。
司马楚之和济阴公卢中山等督促军粮运输以接济大军,他跟部下有说有笑地例行检查柳树林附近的行军情况,士兵突然慌张来报说:报告将军,驴少了一只耳朵。
司马楚之觉得奇怪,他去检查了一下,回去想了片刻,瞬息神情凝重起来。他马上下令三军:停止行军,原地待命。过了一会他又下了军令:原地筑城!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时将军的命令如同皇帝的圣旨,大家懵懂而坚决地执行着命令,不过他们对将军说,筑城要用到的材料不全,问怎么办?
这个故事讲的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一件事情,差不多和花木兰是同时期的故事,也是北魏和柔然之间战争的一个缩影。
故事的主人翁叫司马楚之,是一个绝对的***人物。由于两晋南北朝的故事被关注得少,可能听说的人不太多。
司马楚之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八世孙。刘宋代晋之后,司马宗室遭到了灭族屠戮。司马楚之便逃到了曾经东晋的敌对国北魏,成为了北魏的一员大将。
司马楚之随征讨伐柔兰的时候,从一个极为微小的案件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军情,当机立断,立马***取了行动,从而避免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危机。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冬天,司马楚之和济阴公卢中山等督促军粮运输以接济大军。和部属在河边的柳树林检视后勤路线时,突然押送粮草的士兵在嘀咕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押送粮草的毛驴莫名其妙少了一只耳朵。但是其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缺损。
这件奇怪的事情,通常是不太可能被报到最高统帅层面的,而通常会被带着疑问给埋没掉了。
但是这个事情却引起了司马楚之的高度重视,他下令士兵们,立刻停止一切行动,立刻去砍柳树和泥筑城,这看起来有点玩笑的命令,一时间被引起了窃窃私语。
因为正常筑城,要用到石头、原木、石灰、稻草,讲究一点还需要鸡蛋、糯米。可是现在只有泥巴和柳枝,建起来的那只能叫“布景”,敌人一个冲锋,就给冲塌了。而且士兵们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建城?
但是军令如山,虽然士兵不理解,但还是要执行。果然在建城的同时,司马楚之要求不断地在泥土和柳枝上加水。
第二天的时候,一座柳条和泥巴糊起来的城池便矗立在了那里。更关键的是,过了一夜,这座城池坚固如铁,因为水都冻成了冰块,坚固异常。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个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的观念。
今天,咱们就借着东晋皇族后裔司马楚之留存下来的那一段见驴耳判敌军的精彩历史片段,来感悟一下这个观念。
司马楚之是晋宣帝司马懿弟弟太常司马馗的八世孙,司马氏到他这一辈时,宗室的处境已经十分凶险。司马楚之十七岁时,他那做益州刺史的父亲司马荣期,就被治下的参军杨承祖杀死了。
参军敢杀司马氏刺史,说明当时已非司马氏天下。果不其然,当十七岁的司马楚之送父丧还丹杨时,代晋自立的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对司马宗室祭出了屠刀,在这场改朝换代的***中,司马宗室有才望的悉数被杀,其中就包括司马楚之的叔父司马宣期、哥哥司马贞之,这叔侄俩是同时被杀的,足见刘裕屠刀之迅猛。
但司马楚之却靠着与生俱来的机敏,从刘裕的屠刀下逃脱了出来。
司马楚之颇有血性,逃离虎口后,他先是藏身各地寺院,后又渡江到汝水、颍水一带,招兵买马,欲报宗族血仇。
因为英气十足,又懂得礼贤下士,在很短的时间里,司马楚之竟汇集了上万兵马,占据长社,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未能斩草除根,相反让司马楚之有了孤尾做大之势,刘裕十分心忧,随即派出刺客沐谦,伺机刺杀司马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