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斯作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要和赵高合作?

李斯作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要和赵高合作?

要看这个问题,就要分析秦始皇驾崩时秦国朝堂到底是怎么一个权力构成,首先是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因为在坑儒的问题上与秦始皇产生矛盾,被外放蒙恬军中,扶苏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儒家的思想影响所以他跟坚守法家的李斯必然是合不到一块儿去的,另外,扶苏即位还是未知数,我们知道始皇帝到死都没有立太子,既然之前一直没有立,那么,扶苏就一定是始皇心中的未来皇帝么,这一切我们都未可知,同时,始皇帝临死前让扶苏即位带有很大的传说成分,吕思勉就质疑过此事,认为是当时百姓的一厢情愿,纯属以谣传谣,具体已不得而知,至此也可以看出,李斯当时显然是不会和扶苏合作的,一是理念不同,二是可能始皇帝并非有那种授意,那么,始皇帝身边的权力结构是怎么样的,此时,胡亥,李斯,赵高组成了秦始皇身边的三大权力巨头,胡亥其实没什么权力欲,但是命运把他推了出来,君弱臣强,而且,赵高此人具有极强的权力欲,这就很危险了,而且赵高作为内臣,近水楼台先得月,胡亥就只能选择和赵高合作了,由此,赵高掌握了权力结构中的关键,此时,李斯若是要斗,那是怎么都斗不过的,所以只能选择合作,还能有一线生机,但是事实情况是后发制于人,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

在我看来主要是贪恋权势吧!


李斯本人就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早年过的很不如意,终于有朝一日做到了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他自然不肯轻易放权。

而李斯和扶苏在政治上见解不一致,其中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李斯建议始皇帝焚书,但是扶苏却极力反对,多次上书始皇帝劝阻,但是却也因此惹怒始皇帝,被始皇帝发配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简仓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资治通鉴》记载,赵高游说李斯发动“沙丘之变”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及扶苏信任方面,和蒙恬相比如何”?李斯沉默半晌才说“我不及蒙恬”,赵高对李斯说“一旦扶苏继位,丞相之位肯定落入蒙恬手中,你还能善终吗?丞相好好想想吧”。正是这么一席话让李斯和赵高达成了一致,联手合谋矫诏赐死扶苏。

由此可见,扶苏和李斯政见不和,加上李斯于扶苏关系明显不如蒙恬和扶苏的关系更近,李斯担心扶苏继位后,会换掉他丞相的位子,这才和赵高合作。

可惜最后李斯下场依然很惨,他被污蔑谋反,罪及三族!

简仓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公子皇铘,码字不易,还请多多点赞关注!也欢迎大家探讨交流!)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分析李斯这个人,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行为特征存在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解答他为什么和赵高合作的问题。

李斯是楚国人,曾拜在荀卿门下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和韩非子是同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县里担任小官,看到办公场所附近厕所里有老鼠在吃脏东西,一旦人和狗来了,就吓得惊慌失措。但是在粮库里的老鼠就大不相同,他们吃着粟米住着大房子,还不用担心人和狗对他们的威胁。李斯有此感慨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和老鼠是相似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简仓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斯看到战国后期,六国都萎靡不振,只有秦国经过变法图强,蒸蒸日上,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因此他离开了楚国,去秦国谋求更大的平台,以便于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先到了文信侯吕不韦的门下做了一名郎官,这让他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他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会坐失良机,而有能力的人会抓住机会。以前秦穆公贵为春秋五霸为什么没有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呢?那是因为周朝的气数未尽,诸侯还很多,还没有到发动灭国战争的时候。而现在六国对待秦国就像是郡县对待主人,不趁现在的机会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等到他们恢复过来就没有机会了。

秦王认为李斯说的有道理,就任命李斯为长史,用他的计谋暗中派人带上金银财宝去游说诸侯国的著名人物,对于接受财物的,就拉拢为我所用,对于不接受的,就派人暗杀。利用这个方法分化瓦解诸侯君臣,然后派精兵强将去攻打,因此封李斯为客卿。

这个时候韩国的一个叫做郑国的人以修筑渠道的名义来到秦国,其实他是韩国的间谍,这件事对秦王的触动很大。很多王公贵族和大臣进言说,六国来的人大多都是说客,他们来到秦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秦国,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因此您应该下令把所有的客卿都驱逐出去,这份开据的名单里就有李斯的名字。

李斯不得不发言了,他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之所以越来越强大,主要原因除了君主的英明之外,就是依靠外来人才的帮助。秦穆公的时候有百里奚,秦孝公的时候有商鞅,后来又有魏冉,范睢,张仪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懈的努力,秦国才能一天天的强大起来,现在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和实力。如果现在您下逐客令,就挡住了天下贤能之人的赴秦之路,这就是人常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我听说土地广阔特产就多,物质***就丰富;国家广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就强盛有战斗力;成就霸业的人不能脱离百姓,才能建立如三皇五帝一样的功业。现在您驱逐客卿来资助敌人,损害百姓来帮助仇人,在内削弱自己的力量,在外和诸侯结怨,这样下去国力不出问题才怪,霸业就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了。

秦王听了李斯的话,就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晋升他为廷尉,***用李斯的计谋,秦国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一统天下,秦王嬴政成为了始皇帝,封李斯为丞相,李斯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秦始皇在咸阳招待群臣,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帝恢复分封诸侯的做法,可以稳定天下,同时还可以避免权臣作乱。对于这个观点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受到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喜欢议论时政的原因。因此为了统一思想,他建议始皇帝下令把民间收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收缴销毁。以便于让人们愚昧无知,无法用古时的事来评价当今的时事,同时修明法律,统一文字,指定律令。

看到这我知道焚书坑儒的始作俑者是谁了?李斯才是***用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这个时候的李斯位极人臣,整天宾客不断,门庭车水马龙,李斯自己也意识到盛极必衰的道理,只是他不想放弃自己得到的利益,才为后来自己的不得善终埋下了伏笔。

秦始皇出巡到了沙丘这个地方身体染病不治去世,他临终前命令赵高起草诏书,让扶苏将军队交给蒙恬,自己迅速赶回咸阳参加自己的葬礼,并传位给他。这件事只有赵高、李斯、胡亥和几个秦始皇身边的近臣知道。在这个时候,赵高和胡亥、李斯定下了沙丘之盟,伪造了诏书,让公子扶苏自尽,胡亥继位称为秦二世。在这里李斯没有坚持原则,他为了怕自己失去地位和权势,亲手害死了扶苏和蒙恬,同时也断送了自己,将自己牢牢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李斯被赵高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为了自己的丞相之位,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始皇帝嬴政的信任当成了筹码,用扶苏和蒙氏兄弟的鲜血来稳固自己的相位,结果必然害人害己。他和赵高合作是因为赵高是始皇帝的近臣,二世胡亥的老师,同时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