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沈皇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宋英宗的皇后是谁?
既然《知否》中新皇赵宗全的原型是宋英宗赵曙,那么沈皇后的历史原型就是历史上宋英宗的妻子宣仁圣烈皇后高皇后。
然而高皇后是宋仁宗曹皇后(慈圣光献皇后)的外甥女,从小被养育在宫中,总之一句话,出身高贵,娇生惯养,从政治的角度,其许配给宋英宗也是在英宗作为仁宗养子的这层关系以外又在仁宗夫妇和英宗之间建立起新的一层亲密关系(被当时人艳羡地美称为『天子娶妇,皇后嫁女』),高皇后在英宗去世后特别是儿子神宗去世后走上政治前台,是反对变法的重要人物,在当时被称为『女中尧舜』,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知否》剧情中,赵宗全相对而言年龄较长,沈皇后也是在禹州和他相濡以沫的老妻,与高皇后的年龄身世和做派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最主要的是,《知否》中的沈皇后和太后之间不但没有历史原型的那层亲属关系,而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站队在皇帝这边,和太后之间矛盾很深,太后还通过打击其弟弟沈国舅来对付皇帝,这和高皇后是曹皇后姐姐的女儿和存在从小到大的养育之情也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最近《知否》的热播,让剧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佳的生动形象,我们不禁好奇,历史上真的有沈皇后一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本剧取材于北宋,历史的框架建立在宋英宗时期,而剧中的人物形象,却和真正的历史人物大相径庭,毕竟是电视剧,也可不必太过较真。那么剧中的沈皇后历史原型是谁呢?我们一起走进宋史,揭开面纱吧~
历史上,宋英宗的皇后并非姓沈,而是姓高,且名字也特别的有意思,叫高滔滔。
高滔滔能成为宋英宗的皇后,源于一次的推让,而且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当时高滔滔的姨母,正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起初,曹皇后的本意是将高滔滔许配给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当时贵为天子的宋仁宗,只是宋仁宗碍于年龄的差距过于悬殊,不忍耽搁了高滔滔的青春,所以给委婉的拒绝了。并将其许配给了自己的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如此一来,高滔滔就在自己的“姨父”的撮合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英宗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高皇后。为此当时还流传着一句“天子娶妇,皇后嫁女”的佳话。
金哀宗为何选蔡州作最后的避难地?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蒙古大汗窝阔台***用成吉思汗临终前留的借道南宋迂回攻金的战略,派拖雷借道南宋在禹州城外三峰山与金军展开决战,很不幸,金军惨败,金朝最后的主力十五万加上最后的可战之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合尚等人全部战死,金国灭亡以成定局。
金哀宗完颜守绪选择弃开封出走,当年他父亲宣宗完颜眴还能弃中都避黄河以南的开封,他逃又能去哪里呢?蔡州往南就是南宋边界这时候他还派使者出使南宋晓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南宋出手相助,但是靖康之耻你忘了人家沒忘,再说,金国主力以灭,赵宋不会为救一个将死之人得罪蒙古这个强悍的对手,结果只能痛打落水狗,南宋选择了与蒙古联合给金朝最后补上一刀顺便抢点残羹剩饭,1233年派出大将孟拱率军2万带着30万担粮食与蒙古军塔察尔一起围攻蔡州送大金上路,结果可想而知蔡州在激战后城破,金哀宗在城破前传位完颜承麟***,后者也在巷战中战死,做到真正的死社稷,赫赫有名的大金就此亡国。
天下无不亡之国,但金哀宗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战到最后一刻,比起百年前的赵宋徽钦二帝好太多,对的起太祖完颜阿骨打的赫赫威名!
金哀宗完颜守绪是金朝的第九位皇帝,他于1224年登基为帝,十年后蒙古和南宋联合消灭了困守蔡州的金哀宗,金朝最终灭亡,金末帝完颜承麟在即位当天也被杀,做皇帝只有半天。(金哀宗像)
金军主力的灭亡。
完颜守绪在继位后,有几年的黄金时期——1224-1227年,他大胆起用了一批文武兼备的官员,对外政策上与南宋和西夏终结了对抗,和解,全力对抗蒙古的进攻。用人和大的策略上完全是正确的,不过金国已经衰败,金哀宗独木难支,南宋又***取不合作的方式。1127年,蒙古大军消灭西夏,全力进攻金朝,并且与南宋结盟。
1232年正月,拖雷率领的蒙古大军和金朝最后的30万军队及其主要将领在均州三峰山(河南禹州三峰山)展开对决,天正好下了大雪,不利于金军作战导致大败,金朝的军队主力和良将几乎丧失殆尽。(拖雷剧照)
金哀宗的逃亡之路。
金哀宗被围困在汴京(开封),坚守了一年多后,汴京爆发瘟疫,死者很多,并且城内粮草比较少,再拒守于都城已经非常不现实,金哀宗出逃到归德(河南商丘)。
在归德,金军守将担心粮食不够吃,要遣散金哀宗的警卫部队,金哀宗只留下了元帅蒲察官奴和马用的两支部队,总计才一千多人。不久归德城金军发生内讧,元帅蒲察官奴将马用和金军守将全部***,金哀宗成了孤家寡人。金哀宗的遭遇得到守卫禁军的同情,他们自发组织和金哀宗准备发动***杀死蒲察官奴。金哀宗通过了解,蔡州城池坚固,兵多粮食储备多,打算逃亡蔡州,元帅蒲察官奴不同意,金哀宗自己亲自拔剑砍杀蒲察官奴,周围的禁军一拥而上,杀死了他。
在归德城内内讧不断的时候,一直忠于金哀宗的金将武仙等将领打算进攻南宋,进入四川,在哪里站稳脚跟,不过这次作战南宋的军队战胜了这支武装,只有几个将领侥幸逃跑,其他都投降了宋。(宋将孟拱像)
于是乎,金哀宗率领少数部队来到了他的最后一站蔡州(河南汝南)。此时蒙古约宋军合攻蔡州,金哀宗也收罗了将近一万的精兵,对于南宋配合蒙古军队进攻蔡州,金哀宗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工作的,他以乞讨粮食为由,对南宋统治者传话:
宋人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饬边将无犯南界。.......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乃于宋。脣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卿其以此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