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是贵县老乡加亲密战友,为何石达开非要置秦日纲于死地?
  2.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

同是贵县老乡加亲密战友,为何石达开非要置秦日纲于死地?

1856年12月,翼王石达开在全体军民的拥戴下,回到京城辅政,掌握太平天国的行政大权。不过,洪秀全对其不放心,于是加封两位兄长为安王、福王,让他们牵制石达开,防止出现第二个杨秀清。当然,洪秀全对石达开心存猜忌并非没有原因。要知道,石达开回到京城时,立刻要求洪秀全诛杀燕王秦日纲,否则绝不辅政,这简直就是逼宫。秦日纲,何许人也?广西贵县人,与石达开是老乡关系,也是太平天国首义八大王之一。那么,同是首义八大王,又是老乡关系,为何石达开非要处死秦日纲呢?他俩有何深仇大恨呢?

其一、石达开与秦日纲矛盾由来已久,两者关系很差

石达开与秦日纲虽说是老乡,但关系不是一般差,相互敌视对方,也算是一对冤家了。金田起义之初,秦日纲带2000矿工入股,石达开则带5000人入股,所以石达开地位要高于秦日纲一等;永安封王时,石达开封翼王五千岁,秦日纲为天官正丞相,还是低石达开一级。但是,定都天京之前,秦日纲冲锋陷阵的次数明显多于石达开,这使其非常不满,为何自己就是不如石达开呢。但是,定都天京后,则是石达开对秦日纲不满意了,因为他两次坏了石达开好事。第一次,秦日纲战败田家镇,石达开被迫从安徽移师九江督师,皖北压力大增。第二次,石达开取得樟树大捷,准备攻入南昌活捉曾国藩,但秦日纲在东线战场受阻,石达开无奈回师援助。可以说,秦日纲还真是让石达开操了不少心,关键时刻坏了大事。

平南宠物狗,平南宠物狗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二、秦日纲拥戴洪秀全,不利于石达开掌握朝政

在拜上帝教创建之际,洪秀全虽说是创建人,但将其发扬光大的则是冯云山,金田起义的元勋,基本上都由冯云山拉着入伙,如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曾天养,等等。但是,有一人则是例外,即是矿工出身后受封为燕王的秦日纲,他是洪秀全拉着入伙,算是天王的亲信。“天京事变”后,秦日纲地位仅次于石达开,是实力派中的第二把手。秦日纲虽说打仗不在行,但其部下多为“矿工”,其组织性、纪律性远强于石达开翼殿“天地会”。因此,燕王秦日纲若是不除掉,石达开估计很难独揽大权,甚至还会被排挤乃至取代。

其三、不诛杀秦日纲,“天京事变”难以画上句号

平南宠物狗,平南宠物狗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常情况下,秦日纲贵为燕王,实力派第二把手,还受到洪天王重视,翼王石达开想除掉他并非易事,也找不到理由。不过,这次秦日纲却“撞门”了,因为他参与了“天京事变”,而且还是实际操刀手。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韦昌辉和秦日纲都是“奉诏”勤王,也就是按洪秀全的圣旨办事,所以要说谁才是此次事变的主使,肯定是洪秀全。但是,洪秀全是“天王”,是上帝派到人间斩妖除魔的使者,他不能有错,否则岂不是说上帝有错了。为此,洪秀全在“天京事变”之后并没有公布“诛杨密诏”,后来干脆为杨秀清***了,道理就在这。对于这一点,石达开自然清楚,既然天王没错,那总得找出替罪羊吧,燕王秦日纲必死无疑,否则“天京事变”难以画上句号。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胡一舟

设三藩是清初定时,南方不靖,而八旗兵力不足,故利用明降将以所部绿营兵征讨、镇戍、招徕汉民,是一种权宜之策。本来设有四藩,其中耿仲明病死,其子继茂袭爵;孔有德因罪自裁,且无子,被除爵。这样就形成了三藩格局,即平西王吴三桂(川、贵、滇)、平南王尚可喜(广东)、靖南王耿精忠(继茂子,福建)。三藩中吴三桂势力最大。

平南宠物狗,平南宠物狗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熙

那么清廷为何要撤三藩,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天下已定,这其中包括唐王、桂王、鲁王***先后破产;与李自成余部的战争也取得胜利;郑成功偏居台湾;所以设立三藩的目的已经达到,鸟尽弓藏的一幕自然要开始筹划。另外支撑清廷撤藩还有一个传统王朝的逻辑:“藩镇强大,终非朝廷之福”。这就构成了清廷撤藩的动机,下面我们不妨看看三藩为何非朝廷之福:

首先,三藩是国家的财政负担。据顺治十七年数据,云南一省俸饷就耗费白银900余万两,再加上其他开销和剩下两藩,朝廷一年输送往三藩的饷俸达2000万两以上,而据统计十八世纪前清廷一年岁入仅4000余万两,所以“天下财赋,半耗三藩”,并非虚言。

再者,三藩可置官吏。以吴三桂为例,吴三桂所选官员称“西选”,“西选”尚在“部选(吏部、兵部铨选)”之上,也即吴三桂有优先任用官员的权力。不过这里需要澄清一点,“西选”是指云贵两省有缺衔,吴三桂有权抽调他省或京官充補,不是说他可以任免他省官吏。不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权力。由此,“西选”官对吴“改容加礼,唯恐得罪藩府”。

平西王吴三桂

三者,三藩拥兵自重,不服王命。清初设三藩时,尚藩、耿藩各有六七千绿营兵,另有丁口二万,吴藩有绿营一万二,丁口数万。后三藩多有征战,兵力亦不断扩充,以吴藩为例,云贵总督亦要受其节制。清一统后共有绿营兵约60万,而三藩饷费半耗天下之赋,三藩拥兵之盛,可想而知。至于不服王命,有代表性的如顺治十七年议裁吴藩绿营兵五分之二,吴竟挑唆缅甸、水西(贵州土司)各自叛乱,以此回绝清廷裁兵要求。又如顺治驾崩,吴藩率兵吊唁,清廷畏惧,仅令吴在城外设祭。

康熙不只是要撤三藩,是要撤藩

在中枢,康熙处理掉鳌拜,实现政由己出,权力集中;同时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还需要有政绩。

地方,康熙要撤掉皇太极、顺治以来所有的藩臣,实现大一统,成为真正的君王。

(康熙)

有了这一点,许多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在努尔哈赤的时代,后金***给了李永芳等人一些权力,但整体是比较清一色的,尤其是努尔哈赤晚年的一系列政策更是让后金内部更加清一色。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各旗旗主可以限制大汗的权力。

到了皇太极时代,积极调整努尔哈赤时代的政策,主动联络***,对蒙汉降臣、实力派不吝啬怀柔之赏,让清朝的实力迅速得到壮大,具备与明朝问鼎天下,逐鹿中原的实力。对内就是先后把阿敏、莽古尔泰、代善挤出核心圈。1636年,代善领头,内蒙古49旗旗主、三顺王一致推戴皇太极称帝。

(皇太极奠定了清朝争夺天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