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高要杀李斯,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李斯是秦国的丞相,也是一个有才学的人,深得秦始皇重用,为什么赵高要杀他呢?就要先看他为什么要帮赵高,李斯一开始在胡亥和扶苏之间,并没有选边站队,他保持中立,他虽然很有才能,为秦朝也有不少贡献,但他更爱惜自己的荣华富贵。
秦始皇在最后出巡中,身惠重病,时日不多,赵高是想扶胡亥上位,但是需要李斯帮助,李斯一开始很犹豫不决,赵高就问李斯,你和蒙恬比,谁的功劳大,李斯答不如蒙恬,赵高又问,和蒙恬比,谁与扶苏关系好,李斯说不如,赵高再问,谁的才能好,李斯听到此便明白了,如果扶苏继位,蒙恬将独觅大权,自己地位将不保,荣华富贵也会失去,为了保住地位权势,他选择了和赵高合作,秦始皇死后,他们密不发丧,把胡亥扶上了皇位。
***传圣旨,赐死了扶苏,蒙恬被关押。但李斯最后还是没有保住荣华富贵,他知道赵高的事太多,岂能留他,赵高怎么能让他留在世上,最后难逃一死,被赵高除了这个后惠。
李斯斗不过赵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际上李斯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却不是一个合适的权谋家。当年,李斯劝秦始皇派人分化六国君臣关系,不过是效仿范睢的谋略而已。李斯的主要才能还是在于帮助秦皇统一,规划统一后的六国治理。所以,李斯在权谋上,远远不如心理严重扭曲的赵高,更何况,赵高本身就是个“狠角色”。
赵高虽然是宦官,但是出身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史记.蒙恬列传》里提到赵高的身世,说赵高是“诸赵疏远属也”,其中“诸赵”的意思如果理解成“赵国宗亲”,那么就有学者认为,赵高是为赵国复仇,比如清代学者赵翼就是如此认为,并记载在他的《陈余丛考.赵高志在复仇》。个人认为,这里有些偏颇了,甚至为赵高的“扭曲心理”找理由。所以,个人还是赞成另外一派看法,先秦的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代表氏族血统,氏则是这个血统下的分支。秦国的血统属于“赢姓赵氏”,所以秦赵同源,源于西周时期造父被封于赵地。因此,赢政在史书也叫作赵政。那么,根据这个说法,赵高属于秦国宗室的远亲,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这和赵高打败李斯有什么联系呢?《史记.蒙恬列传》还记载了,赵高母亲因为获罪,被惩罚“世世卑贱”,所以赵高和他的兄弟都被从小***成宦官。从王室宗亲到宦官,赵高心里不会产生扭曲,最明显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造成心理的狠辣。赵高阻止扶苏继位,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蒙毅曾经奉秦始皇之命差点杀了赵高。
另外,赵高常年服侍个性十分敏感的秦始皇,早就养成极出色“察言观色”的政治能力。比如,赵高在说服李斯一起矫诏,刚开始李斯是不肯的,赵高却能一步步说服自负“辨才”的李斯,可见赵高口才能力不在李斯之下。结果呢?扶苏和蒙恬都死了,秦国失去一个好的继承人和一员名将,秦二世胡亥则当了皇帝,赵高被提升为掌管宫中宿卫和有很多外权的“郎中令”,这也是赵高能陷害李斯的关键因素之一。
(沙丘***)
所以,“沙丘之变”后,只有李斯,不上不下,依然还是在丞相的位置上晃晃悠悠。既然没得到利益,李斯又为何被说服,一起矫诏害扶苏呢?个人认为,虽然秦国一直以来,在几个关键节点上,依靠外来的人才让秦国强大到统一,但是外来的这些人,功劳再大也未必能在秦国有归属感的。比如,商鞅就是死于秦国宗室之手,吕不韦则被秦始皇批评“有何大功于秦,得封魏国?”李斯和韩非子等人,就差点就被秦始皇下达的“逐客令”,赶出秦国。李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儿子娶公主,女儿又嫁给宗室。所以,李斯这么做,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位利益,和在秦国的“归属感”。
这就造成了在心理上,李斯也是输给了赵高。赵高虽然作为“卑贱”的宦官,毕竟也是宗室,比起李斯这个“外来户”,有更好的***。再加上,赵高和胡亥才是真正的“一伙人”,李斯没看出这个道理,终究被赵高所害。
李斯是业务干部,赵高是搞行政的,长袖善舞的赵高宫廷影响力明显要高于李斯。
但赵高要杀死李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也没有必要这么干;即使他有称帝的野心,也不会,因为李斯是可用的人。
李斯之死是因为持才自负,贪腐固执的个性;是因为与赵高在对皇帝的影响上政见不一;是侵犯了***权威。
以目前的文献来看,应该是赵高怕“沙丘之变”的秘密被暴露了,或者说李斯直接以“沙丘之变”的秘密要挟赵高,以图获取更大的权力,结果被赵高跟胡亥合谋杀死。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高决定要杀李斯的背景。当时陈胜吴广已经在大泽乡起义,打出了“要胡亥还政于扶苏”的口号,此时的起义军并不知道其实秦始皇原本就是立扶苏为帝的。换句话说,***如万一让整个朝野都知道真相的话,那么民愤会加剧,百官将帅都有可能倒戈……对于赵高和胡亥两个人来说,结局可想而知。
那么发生这件事后,李斯是怎么做的呢?根据赵高向胡亥的汇报,李斯的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与陈胜等人本是老乡。所以当起义兵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只做没事人一样不做抵抗。
先不说这到底真是李斯说的,还是赵高编撰来骗胡亥的,其实我个人是认为李斯真有可能以此事要挟胡亥和赵高。但至少对于他们来说,陈胜吴广不打“还政扶苏”的口号还好,一旦打了,那么作为知道这个秘密的李斯,就有了非杀不可的理由。
所以这里赵高为什么要杀李斯,且偏偏选择在起义之后,答案已经明了。而李斯斗不过赵高,是因为他斗不过赵高跟胡亥两个人。
最后,赵高不是太监,秦朝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太监制度呢,哪来的太监?赵高地位可不比李斯低。
(由于“沙丘之变”迷雾重重,该段历史也是扑所迷离,真真******皆混在一起,所以该结论仅以《史记》论)
赵高杀李斯的原因主要是为期秦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推卸责任。还有就是秦二世也有杀李斯的意思。而李斯自沙丘***那天起,就注定了他无法战胜赵高。
李斯是秦始皇统一华夏的最大大功臣,李斯制定秦国的政治制度和律法,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皇帝的称号,持续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但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家”却死在一个下面啥也没有的太监手里,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而不学无术的赵高之所以可以战胜李斯,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李斯贪恋富贵的这一缺点,以此利用了李斯。得以处死扶苏,让胡亥登基,而赵高则由此一步登天,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控制了胡亥。而李斯则被彻底边缘化。而李斯早就没有了当年上书秦始皇的《谏逐客书》的魄力,而变成了一个献媚迎合的小人。等到后来再到企图反击,发飙,反弹,雄起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李斯的政治软肋已经赵高牢牢把控,终于被排挤出了核心利益圈。而且屠刀已经举起,就差一个时机而已。
当各路起义大军纷纷起事的时候,李斯上书谏言,赵高就此诬陷李斯,秦二世把李斯下狱。其实李斯之死,赵高的陷害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实际上李斯是死于自己过度的贪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大境界,李斯做不到,惜财贪命,眷恋富贵。无法控制欲望,而贪欲一旦失去控制,人格就会变态,李斯就是死于此,怨不得他人。他光想着当粮库里的老鼠,他却忘了,老鼠过街***喊打,老鼠把粮库的粮食吃多了,也是要死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