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刍狗”和“走狗”是同样的意思吗?
  2. 走狗古义?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走狗”是什么意思啊?
  4. 狡兔尽时走狗死什么意思?

刍狗”和“走狗”是同样的意思吗?

刍(chu)狗和走狗,是两个意思。

刍狗源自老子道德经。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求他著书传道,老子于是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宠物狗走狗,狗狗走狗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弄明白这段话,需要先了解当年习俗和情况

远古时候,并没有家畜,猪狗牛羊,甚至鸡鸭,都是野生动物人类驯化的结果。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牲畜,最初饲养狗也是作为食物来储备的,古人重祭祀,在祭祀活动中狗也早就是祭品之一。当人们圈养驯化的家畜种类越来越多,再加上狗在的围猎技能突出,易驯化,狗就不再作为食物,成为人类助手。但是在祭祀活动中,任然用草扎一只“草狗”来代替狗。这个用草扎成的狗就叫“刍狗”。

走狗古义?

“走狗”原来不是贬义词

宠物狗走狗,狗狗走狗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狗” 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战国策•齐策四》 中有“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这样的句子,此处引文中的“走狗”,其意思显然是指“猎犬”。而西汉司马迁 《史记•袁盎晁错传》中的“袁盎病免居家,与间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东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胜》中的“博戏 斗鸡,走狗弄马”等语句中的“走狗”,则是“驰逐、驱狗出猎”的意思。以上列举的“走狗”皆为中性词,并无贬义。

自汉代始,“走狗”一词内涵发生了变化。如《史记•越王勾 践世家》载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有句曰:“蜚鸟尽,良 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高祖记》:“萧何功人,诸君走狗也。”此处的“走狗”很明显带有某种比喻意味,喻指追随主 人、为人奔走卖力者。

宠物狗走狗,狗狗走狗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宋元以后,“走狗”一词渐入百姓口语,并且带上了贬义 色彩,逐渐演化为受主人豢养的爪牙、帮凶或***小人之辈的代名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走狗”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 刍 狗”   下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丢弃。整句话意思是,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

狡兔尽时走狗死什么意思?

狡免尽时走狗死什么意思?意思是猎人带着猎犬去打猎,而猎犬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帮助猎人猎尽了猎物之后,主人觉得无猎物可打猎犬没啥用了便处死了猎犬。也指某些君主在建立朝代之初靠忠臣良将打下江山,待江山稳固后又诛杀众有功之臣。

“狡兔死,走狗烹”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的是范蠡帮助越王千辛万苦历经十年卧薪尝胆才终于成功复仇、消灭吴国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王权后,毅然选择离开越国,并传信给与他同期为越王效力的大夫文仲,说“狡兔死,走狗烹”,这个词语的本来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死了,那么抓铺兔子的狗也就没有用了,比喻事成之后,为统治者效劳的人也终将被抛弃甚至杀掉,现在常用来指成功了之后,曾经帮过忙的人就会被一脚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