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真的赚钱吗,干过的聊一下用什么车?
我是四米二平板货车,收入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去年全年净收13万。说句实话,看你怎么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挣不到钱,平台也有考核,踏实干的肯定比顺带干的接单好接,不放空,利润自然大,自然能多赚钱
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开货拉!拉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开货拉拉的感觉像开房一样,开货拉拉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客服里面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客服)!
比如我用长安M80中面的车,到现在接了五百多单吧,中面单不会超过五十单,都是小面单居多!
这里就吐槽一下货拉拉计价规则,哦顺带说一嘴,二月份吧,货拉拉公司就因为这个被深圳相关部门处罚了四十多万吧。当然,这还只是他对于用户端计价不透明挨的罚!司机端没人理会!
货拉拉按车型计费,以惠州为例五公里以内,中面50,小面28;换谁都喜欢下小面!
货拉拉还按多因素计价,中面2.2-4元每公里,也许就是2.2每公里!
货拉拉还有返程功能,返程按照单程的40%计费,如果是多因素,那就是2.2*0.4=0.88一公里。嗯,返程也是还要抽水的,那就是0.88*0.89=0.7832一公里
那我们算算按照中面油耗怎么样,我加的是优惠过后的价钱7.1的92汽油,加300块钱,大概跑390公里这样,算下来要0.78一公里这样,如果按照油站牌价,妥妥的0.8,算起车损保险养护最低1块钱一公里吧!
郑和航海而中国不富,葡西荷英航海殖民世界,为什么?
谁告诉你中国不富的?中国才是大航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看到晚清落后难道就否定了整个古代中国?
新航海开辟后,新大陆的金银矿被大量开***,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富了起来。尽管中国海禁频繁,几乎没有远洋贸易,可仍然也阻挡不了西方人对中国商品的渴望。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主动寻求贸易,用新大陆的金银换取中国的茶,瓷器等货物。
而中国因为自给自足,地大物博,对西方商品基本没有什么需求。这就使得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西方大老远从美洲开***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且只进不出。中国国内原先比较稀有的白银大量囤积,白银由此取代之前的纸币和铜钱成为交易的直接货币,中国国内商品经济也在这些的***下取得长足的发展。
这种繁荣的贸易顺差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道光年间,也就是***战争之前。到这个时候,西方85%的白银都在中国,西方人辛辛苦苦的忙上忙下,最后好处都给了中国,自己反倒成了白银的搬运工。这让西方人,尤其是新兴的英国既眼红,又不爽。中国人不是对我们西方的货物不感兴趣,我们就给他创造一个“感兴趣”的货物。于是,英国殖民者制造了大量***,倾销到中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来扭转自己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最后,随着***走私,以及对华战争的一系列赔款,流入中国的白银又还是流了出去。
我个人觉得这两个问题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不同的时代成就不同的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关于郑和航海,我个人主要持以下几点意见。其一,郑和航海最初可能是为了帮助朱棣寻找朱允炆,因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郑和下西洋;其二,郑和航海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向大明的周边国家宣扬郭威,展现大明王朝的气象,这也成为后来明朝时期很多外国人都叫明朝皇帝大皇帝的原因;其三,郑和下西洋更多的只为了稳定明朝的海外地区,确保明朝的安全,维系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关系。所以,当时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积累资本,发展经济,甚至还要花更多的钱,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在推动明朝经济发展。
其次,关于14世纪的航海殖民世界。我们都知道,当时是因为土耳其封锁了当时西班牙通往中国的陆路交通,所以西班牙人才辗转来到海上,企图打航海通道。后来,他们发现了很多新兴的世界,掠夺了大量的宝藏,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在我个人看来,他们当时开拓航海路线,一部分是为了经商贸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还有一部分则是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的积累,说到底,就是为了挣钱。
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确保大明海上无患;而西方的航海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积累资本,不惜***印第安人,把世界各地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对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西方殖民者却一夜暴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