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教育?
什么是幸福教育?我觉得这个题材太泛了,应该从两个层次来分析,一是小孩方面的幸福教育,二是成人方面的幸福教育。
先说小孩方面的幸福教育,准确的说,应该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特别是初中和高中。这小孩是最辛苦的,谈不上幸福,只能是教育而已,他们每天面对是做不完的作业,放学后作业基本上做到晚上12点,那第二天基本上要六点过就要起床了,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睡眠是非常不足的,尤其是在城市里面的学生,他们除了在学校的作业之外,还有很多课外辅导班,兴趣培训班等等。但在农村里的学生要好很多,农村的学生就只有作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辅导班,兴趣班之类的。
如果说小孩幸福教育,那就是幸福的,健康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主要体现在没有升学压力,考试压力,各种各样的作业压力,让他们健康的,快乐的掌握各种知识。
再说成人方面的幸福教育。主要是针对自己的缺点,去进行弥补不足,如去某某培训班,学习某种技能,或者是考取更高的文凭以达到自己的要求。主要提现在生活中、工作中或创业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满足自己当前的需要。
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就这些,谢谢!
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的。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做一个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平易近人的好教师。作为学生要把老师看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学会尊敬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我认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
谢邀。什么是幸福教育?个人的理解是教育人们对幸福如何感知,认知的教育,实质是对***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的引导和塑造!主要通过对幸福的含义,定义的诠释,从而加强对幸福的理解与认知。
我相信,随机的问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就以学习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感受是痛苦,但也有部分的学霸,他对学习的感受是幸福,是快乐。可见,如果方法得当,学习的过程也可以变得很快乐,甚至学习给人带来的快乐,会超过你曾经痴迷过的任何一项***活动。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花在了寻找快乐和幸福上。
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没有把幸福看作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他坚信,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生于哪个时代,性别如何,性格如何,你都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而且他坚信所有人对幸福的感受都是基本一致的。他甚至希望自己能像化学家那样,找到幸福的组成部分,并进而破解幸福的密码。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契克森米哈赖教授做到了。他为此花费了数十年的光阴,***集了十多万份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了十分精确的实验结论,幸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抽象,他有一些固定的成分组成,并且只要人们愿意幸福,完全可以人为创造出来。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幸福的传统认知。哈佛大学的沙哈尔博士,以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设了快乐心理学课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课。该课程一举打破了经济学原理课程在哈佛大学的垄断地位,成为整个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
所以幸福教育如果能够系统地开展起来,对于提升国民的幸福感是有极大帮助的,也可以极大的改善我们对学习的认知,和对幸福的感知。
在现在的社会形态下,我想没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幸福,幸福是什么?我理解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点——知足。知足者才会体会到幸福,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基本都是能力不够,而欲望太强的人。想要体会到幸福教育的人,必须首先懂得知足,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意。
幸福教育我觉得得从两方面来看,实施幸福教育的人和接受幸福教育的人。
实施幸福教育的人,只有两种身份的人有资格:老师和家长。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想要孩子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首先自己就得是个懂得幸福的人,必须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公平对待,孩子高兴的时候陪他高兴,孩子难过的时候用心开导安慰,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总板个脸的批评,用平和的心态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用恰当的语言去督促其改正错误。总之想要孩子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就必须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问题,杜绝用成年人的威严使孩子惧怕自己,那样永远不能拉近跟孩子间的距离,也永远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孩子不幸福难道老师和家长会感到幸福吗?
总而言之,想要孩子接受到幸福教育,老师和家长必须得双管齐下,凡事少动气,用知足幸福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在孩子成长中给其足够的安全感幸福感,孩子在将来也会反馈你们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