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犬有什么区别?
问这话的上过学吗?会思考吗?这都不明白?!
狗,贬义词,骂人的话
如:不识好歹的人,称为狼心狗肺。
又如,狗汉奸,狗奴才,狗腿子,都是作恶的。
就像有人说的,狗的忠诚仅限于它的主人,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灵性,让咬谁就咬谁,甚至还会狗眼看人低,所以被很多人厌烦,当然厌烦的是狗主人还是狗,就看个人看法了。
犬,就不一样了,褒义词,有灵性,懂感情。
如:猎犬,导盲犬,搜救犬,哮天犬。你把犬换成狗看看,你自己都笑了吧?!
或者很多人会说,犬不还是狗吗?!对!我得给你竖大拇指,说得好。那么我得打个比喻了。
男人女人都统称为人,有人是默默无闻的平民,不惹事,老实本分,按时缴税,遵纪守法。
有的为国为民,心有大义,古道热肠,舍生取义的称之为英雄!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真要仔细琢磨,狗和犬还真有区别。
这两个字的概念有大有小,犬的概念大于狗,犬包括野犬和家犬,而家犬才称之为狗。现代动物学的犬科是包含着狼和狐在内的,同样也包含着狗,可见犬字的概念之大。
也有一种解释是,未长大的幼犬才叫狗,犹如幼马叫作驹一样。可见,两个字的意思还真有区别。
从文字的出现上来看,也是先有犬字,后有狗字,早期的甲骨文有狼、有犬字而无狗字,直到《易经》和《诗经》中也未发现狗字,狗字在后来才出现的,可见犬的渊源比狗悠长。
现在的人已经不区分犬和狗了,犬即是狗,狗就是犬,犬比较书面语,而狗比较口语,就如同猫就是***,***就是猫一样,怎么喜欢怎么叫。不管怎么称呼,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很有必要,中国的古文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注“宠爱物语”,更多养宠知识每日分享!
很多人认为狗和犬没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只是称谓不同而已,其实不尽然。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讲讲狗与犬的三大不同。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军犬、警犬等工作犬通常被称作为“犬”,而我们家养的宠物通常被称之为“狗”呢?这其实是因为,二者在生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犬有20个脚趾,而狗只有18个,犬在脚踝上会多出一个脚趾,这个脚趾叫“獠”,是用于捕猎猎物的,而狗是没有的,所以现在狗狗的捕猎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甚至是消失了。
犬有20个脚趾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先从汉字中这两个字的构型来看。“犬”字早已有之,通过甲骨文的象形特征,一看便知是犬这种动物,“狗”则是后起字,从“犬”,却又不同于“犬”。
“犬”字的演变(据《字源》)
“狗”的篆体
“狗”由“犭”和“句”,“犭”不必说,意义比较明确。“句”从语义学角度说,有“弯曲”义和“小”义。比如以下这几个字:
驹:小马,或少壮的骏马。
鸲:体型小、尾巴长的一种鸟儿。
泃:小的水渠,“沟”的异体字。
鼩:小的哺乳动物,形似鼠,但比鼠形体更小的动物。
古有“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亦有“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的诗句,由此也看不出古人对狗和犬是怎样区别的。现代人似乎对狗和犬也没有绝对的区分,几乎都称作狗狗。那么狗和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在外形特征的区别
狗之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民间有种排名獒体型最大,其次为犬,最小为狗,但没有标准的评判依据。另外,狗和犬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狗的脚趾为18个,而犬的脚趾数量为20个,犬比狗多两个脚趾,其实多出的两个不能叫脚趾,应该叫做獠,长在后腿脚踝以上不着地。
褒贬含义不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字不同含义也自然有差异,狗多用于贬义词,因为狗有种特殊的癖好喜欢吃便便,有句俗话“狗改不了***”其实说的是狗的特殊癖好,但通常被用来形容品行不端的人,更有“狗杂碎”等虎狼之词,多用于是贬低他人。而犬就不同了,古时候长辈介绍自己的儿子的时候通常会说犬子,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所以说狗和犬有含义上本质区别!
功能不同叫法不同
根据不同品种狗狗的特长,叫法不同,例如搜救犬、导盲犬、缉毒犬等,通常人们把宠物狗狗叫做狗。
传说不同
关于狗的传说有很多例如:***,相传***是一种野兽,长相像狐狸象征着好运,是个吉祥物,有***在的地方就会避免灾难发生。天犬,相传天犬全身红色,象征着灾难,有天犬的地方就预示着要发生重大灾难。
所以说狗和犬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