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阳在哪里?
秦人是在今天甘肃天水一带兴起的,随着周王室的东迁,秦人经过多次迁都才最终定都“咸阳”(今天咸阳市所辖范围)。
从《史记·秦本纪》所谓“初有史以纪事”的秦文公时代起,秦人活动的中心,经历了这样的转徙过程:
西垂—汧渭之会—平阳—雍—咸阳其基本趋势,是由西向东逐渐转移。
秦都由西垂东迁至于咸阳的过程,是与秦“东略之世”(注: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二《秦都邑考》)国力不断壮大的历史同步的。
秦都指秦国故都咸阳,它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秦咸阳宫遗址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塬一带,西距咸阳城区15公里(既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从栎阳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该宫又经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秦末项羽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夷为废墟。
秦都咸阳城在渭水北岸,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7.5公里。秦末战乱致使城毁,后渭水又北移4公里,故遗址保存甚少,经发掘未见城垣。
秦宫城位于城北,东西约900米,南北约580米,仅北、西、南三面有宫墙,内发现建筑基址八处。宫西有宫廷手工业作坊五处,宫东一处。民间制陶作坊在宫西约4公里处,并发现水井百余口。始皇时,以咸阳地狭人稠,乃役使工匠,大兴土木,建新宫于渭水南岸,又造长桥以通。
1***4年至1***5年,在咸阳市东15公里的牛羊村北塬(即北阪)一个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耕地面6米的台地上,把秦都咸阳宫的第一号宫观建筑群的基址、墙体挖掘出来。秦宫1号在咸阳故城的轴线附近的牛羊沟之西,秦宫2号在沟东,尚未发掘。
经发掘,证明秦宫1号建筑群是一处台榭式建筑,第一号室是主体殿室,有压磨光洁的朱红色地面,周边还发现了圈围房、宫室、贮藏室、排水池、窖穴、丹池、方砖、墙壁、土坯、壁柱、粗泥、***、木柱、柱础、梁、檩、榱(椽)、屋瓦等。
同时,遗址中出土不少板瓦、筒瓦、瓦当、壁画。另外在挖掘的秦宫3号遗址中,发现了车骑、人物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秦代壁画。这些发掘部分揭示了秦都咸阳宫殿建筑群的辉煌面貌。
你说的东西,举的所有例子,画的所有图,历史考古人员都知道,只是在了解这些还是把秦都咸阳实实在在写进了历史教科书之中,只能说明咸阳能拿出更多证据。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普及一代代人基本历史常识,不会去故意教人错的。如果有确切证据完全证明是西安自然会改,正如当年九大行星改八大行星,一经证实就有修订。还有希望不要在没有修改之前再去宣传秦在西安。当年一场极其重要考试的一道常识题对应都城问题选的西安:秦、西汉是错误答案。如果有证据去给编纂教科书的看,别现在去肆意解释宣传,害得遇见类似的学子受苦。
秦朝定都咸阳,秦都咸阳和今天的咸阳、西安是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秦朝的都城是咸阳。那秦都咸阳和今天的咸阳、西安有啥关系?
秦咸阳地跨渭河南北两岸,而秦咸阳主体就在渭河北岸,咸阳宫遗址就在现在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和正阳街道那里。
而后来虽说秦咸阳成了地跨渭河的大城市,在渭河南岸也有很多宫殿,例如什么章台宫、阿房宫了,但是阿房宫说白了就根本没建成,只有个地基。
而秦咸阳的宫殿主体在渭河北岸,而渭河南岸可以说就是行宫或者离宫,主体不在渭河南岸,很多人拿《史记》上的说汉长安,秦咸阳也。好笑不,汉长安是在渭河南岸,这是秦始皇在长安乡封他的弟弟为长安君的封地,后来刘邦定都长安,长安乡才变成了后来的西汉都城。但是在秦朝时可以说算是一个郊区。并不能说是主体区。
所以说秦咸阳是地跨现在咸阳市和西安市,但是主体在渭河北的咸阳市,西安市在那个时候只是个郊区。只是占了一丁点秦咸阳。
有的人拿秦始皇的骊山大陵墓怎么说,这就更搞笑了,没人会把坟墓修在自己的城区里面,只会修在郊区。
有的人就拿那张秦咸阳的示意图来说事,看西安有多少秦咸阳的宫殿,渭河北岸只有个咸阳宫,搞笑不,这图是你们自己画的,反正很多人都不承认这是对的,咸阳宫就是秦咸阳最北边吗?那始皇灭一国就把这个国家的宫殿原封不动的修在北阪,你们怎么不画呢?这都是事实,非要拿一个只打了地基的阿房宫来说事。
所以说秦咸阳的确地跨渭河南北,包括现在的咸阳市和西安市一部分,但是那个时候的渭河南岸只能算郊区,渭河可以说是秦咸阳城的护城河。